40岁患者冠心病搭桥手术案例
2014-09-18  浏览:7789次 [ ]
  患者蒋X,男,40岁。患者于四月前开始出现活动及饱餐后胸闷、胸痛症状,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双侧肩背部及至双侧指尖反射,持续数分钟不等,休息后缓解,在当地医院就诊,自服“血栓通”治疗,无晕厥、昏迷、咳嗽、咯血、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腹胀及双下肢水肿等。在西山区人民医院行冠脉造影检查提示:“ 左主干病变”,为求手术治疗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变化不明显。既往史: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

  门诊资料:2014-08-14昆明某医院冠状动脉造影示:1、左主干末端次全闭塞;左前降降支开口狭窄95%,近端狭窄约80%;左回旋支:开口狭窄95%,近端可见心肌桥。2、右冠动脉正常。



  诊断为: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左主干病变

       2、高血压 Ⅱ级 极高危组

       3、Ⅱ型糖尿病可

       4、高脂血症


       完善术前检查后于2014年8月28日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准备切取左侧大隐静脉,发现大隐静脉纤细,发育不良(或先天缺如),静脉无血流通过,探查大腿根部无成形血管汇入股静脉,变更手术方式,采用用双侧乳内动脉行旁路移植。前正中切口开胸,分离左、右乳内动脉,银夹夹闭侧支止血,检查血管条件良好,备用。探查冠脉于左前降支、左旋支均可触及硬化斑块,以前降支明显。分别探查后于斑块狭窄远端选择并标记吻合位置。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左乳内动脉远端修剪成形与左回旋支7-0prolene线吻合,同理行右乳内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术后恢复良好,出院。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又称为冠脉搭桥手术。顾名思义,是取病人本身的血管(如左乳内动脉、大隐静脉、桡动脉等)或者血管替代品,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饶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进而达到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的目的。

  这种手术是在充满动脉血的主动脉根部和缺血心肌之间建立起一条畅通的路径,因此,有人形象地将其称为在心脏上架起了“桥梁”,俗称“搭桥术”。

  适合人群:

  左主干病变:按照国内外的指南,外科手术是左主干病变的首选。因为左主干一旦发生堵塞或再狭窄,可能会致 冠脉搭桥术手术后心脏命。为了缩小风险,最好选择搭桥。

  三支病变:病变血管较多,如果选择介入治疗,要放很多支架,这会使再狭窄、发生血栓的几率大大增高。而且,患者的经济负担也较重。

  伴有心功能不全:这类患者需要完全性的血运重建以促进缺血心肌的恢复,介入很难做到。

  伴有糖尿病患者:普通支架对糖尿病患者的再狭窄率较高,而药物支架问世时间还短,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介入治疗会比搭桥有更好的疗效。

  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并发症患者:心室破裂、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都必须选择外科搭桥手术治疗。

  对抗血小板药物过敏的患者,由于支架需要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此药物过敏的患者也应考虑搭桥手术。“然而,如果患者有呼吸系统的疾病,接受全身麻醉可能会有危险,不适合接受常规体外循环搭桥,而应选择介入治疗。

  搭桥手术与支架介入两者之间的优劣冠脉搭桥术手术可以解决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但需要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体外循环,手术时间长,住院时间长。而支架介入治疗只需局部麻醉,只要在大腿股动脉穿刺即可。当然,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适宜进行支架介入,血管弯曲、完全闭塞,分叉口、左主干狭窄做介入就比较困难。支架介入也存在自身的缺点,它的早期成功率高,引起并发症的几率低,而且简单易行,效果突出,但缺点是,在六个月的周期时,部分人有可能再狭窄率,远期则更高。

  本例患者术中发现双下肢大隐静脉缺如,只能改变手术方式,采用双侧乳内动脉作为血管桥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已出院。
关闭